世界经济合作网

World Economic Co-operation Network

010-83065260
最新文章
首届时代英杰肖像摄影艺术节在京举行 ——镜头下的白领精英形象纪录花絮
来源: | 作者:世界经济合作网 | 发布时间: 2025-04-24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首届时代英杰肖像摄影艺术节在京举行——镜头下的白领精英形象纪录花絮

 

 

(天道布谷鸟报道)首届时代英杰肖像摄影艺术节暨第315期万贤汇人文沙龙于2025419-21日在北京西城朗琴国际大厦111119会议厅举行。本期沙龙主题是《人像摄影艺术与审美人生》,由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主办,北京天道使命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明星肖像摄影巡回团队联合承办。本期活动报名165人,实际出席152人,分别来自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和海外华人等十多个行业人士参与,活动开幕式采取线上直播。自2003年以来万贤汇沙龙总参加人数已达14219人次。本期活动由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副秘书长袁海燕主持。

 

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院长李笑天发表了《肖像艺术审美与明星的人生瞬间》的主题演讲。李笑天院长的专题分享分为三个部分:人像摄影知识、人像摄影技巧的基本运用、明星的标志性照片与人生命运的关联。从人像摄影三要素——光线、构图、姿态表情切入话题,介绍了人像摄影的常识性知识。第一是光线。这是情绪与画面层次感的核心‌,是人像摄影的灵魂,也是摄影艺术来自现实又可以获取超出现实美感的独特表现艺术。第二是构图。其重要性就像一幅画一样,直接影响画面的质感、氛围和意境,包括经典法则‌:三分法、黄金分割(如将眼睛置于交叉点)提升画面平衡感展现环境关系;前景虚化体现层次感;留白中简化背景,突出主体,强化意境。第三是姿态表情。摄影师可以通过镜头充分展示拍摄主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的魅力,摄影师的瞬间抓拍可以捕捉拍摄主体的细微表情变化,从而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个性。

 

李笑天从“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这句名言开始,谈到常用人物摄影与场景的融合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比如“大眼睛女孩”特写镜头一直作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招贴画运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慈善效应,也改变了照片中人物苏明娟的命运,她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没准未来会成为中国政坛上一颗新星。还有,拍摄中可以突出身体的局部,比如女士背部的流线型美感,手模纤细白嫩的手指等。还有人物姿态体态的瞬间抓拍,都可能定格人体局部姿态的美感。


    

  李笑天还谈到,拍摄主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衣着、佩饰也有所不同。室内与户外拍摄,构图、光线、背景的运用、构图与配色、人与环境的和谐、家中人物表现悠闲静态美,婚纱摄影中人物关系与表情表现,场景的氛围烘托;还有结婚纪念照的浪漫与怀旧,生日纪念照如何表现珍惜人生与亲情友情的主题,办公室人物摄影中利用工作环境体现职场氛围与人物性格魅力,舞台人物摄影的构图、动态、表情与叙事的融合等。

 


专题的第三部分是“中外明星肖像与性格命运漫谈”。李笑天以八卦聊天的形式对大家熟悉的美国影视明星奥黛丽·赫本、费雯·丽、伊丽莎白·泰勒、伊玛丽莲·梦露、克拉克·盖博,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法国影星阿兰·德龙,伊梅丽尔·斯特里普,日本影星高仓健,中国影星姜文、王志文、刘晓庆、巩俐,还有超级名模马艳丽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物照片、人生选择、婚恋状况与事业成就,作了浮光掠影、调侃式的介绍。由此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人生一定要活得开心,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精彩的瞬间与很快老去的相貌,此生的意义不需要去刻意地寻找,人生关键阶段的照片或许就是一个人无法复制的、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

 

通过为期三天的摄影艺术主题沙龙和肖像摄影艺术节活动,还有三天内一百多人亲身体验肖像摄影的化妆、造型、布景、拍摄、后期修图与增效,不仅是一场人像摄影艺术的盛宴,而且是一次生动的人像摄影艺术的体验实践活动。本届人像摄影艺术节有些拍摄花絮和沟通交流细节,给参与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一位中年女律师拍了一整套照片,大家都说其中有一张看上去特别像日本电影明星山口百惠,她也激动不已,当即决定做个立牌镜框,摆在自己的书桌上。她的微笑中洋溢的满满的自信和无法掩饰的幸福感。

 

这次活动,多数人感觉自己的心态突然年轻了好几岁甚至二十岁,虽然在自己是普通人,但是,在专业摄影师的镜头下却一个个有明星范儿。这次参与活动的70岁左右老人有十多位。其中一位78多岁的女士在交流中谈了自己的拍摄体会。她年轻时下过乡、吃过苦,那个时代自己和同龄人的生活和工作完全与审美隔绝。后来,改革开放、百花齐放,人们有了自己追求审美的自由,她格外珍惜,年轻时候曾经有过明星梦,就在忙乱的生活中收集电影明星海报。如今几十年前喜欢的电影明星和自己一样渐渐老去,虽然梦想一辈子也没有实现,但是自己每隔五至十年就会专门去照相馆拍摄一组照片,模仿一下明星的姿态表情,过一把明星瘾,给自己的人生留作纪念。

 

与往届同类艺术活动相比,这次男士参与的比例明显偏高,占比35%,而根据摄影团队介绍,他们过去做的类似活动,男士仅仅占1-3%,甚至可以完全忽略男士这个群体。

 

邱艳女士是一位衣着时尚、心态阳光的商务心理成长师,她从事的这个职业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而且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她认为,职场上虽然颜值很重要,但是即便是普通人通过摄影艺术家的镜头也能展示独特的美感,有些普通人和女明星的肖像不相上下。有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些影像艺术展览上,许多拍摄主体中老年人,他们的肖像大多体现在岁月沉淀的气质上,而不再是青春年少时期的容貌,容貌可以衰老,而优雅的气质可以与生命同在。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舞蹈专业的王语嫣女士在拍摄期间,举手投足都流露出舞蹈艺术的美感,美丽的面容、娇小苗条的身材在摄影师的镁光等下呈现出一种古典气质与现代灵动融合的美感,遗憾的是,由于拍摄场地所限,她在拍摄现场只能展示自己的静态美,无法充分展示她跳舞时的动态美。不过,她还有机会在接下来的第二届人像摄影艺术节摄影作品展中提供她的舞台艺术照。

 

有一位平时很少照相的职业白领女性,在看到自己像明星一样的照片后,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即对着电脑屏幕给闺蜜视频聊天说,“妈呀,你看看,这是我吗?拍得太美啦!我简直不敢相信照片上的人是我”。她拍出的照片美轮美奂,光影完美地链接了现实与梦境,连自己都怀疑镜头造假了。

 

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年逾八十的张雪梅女士感觉自己拍照时年轻了30岁,一下子回到了意气风发的中年时代,看到这次拍摄的照片质量这么高,连最近一段自己郁闷的心情都一扫而光,甚至突然意识到被自我边缘化的自己原来依然是生活和审美的主体,而不是被人评价、替晚辈操闲心的唠叨老人。她在半小时的选片过程中有说有笑,开心得像个孩子,眼睛里闪着光,不断与技术人员交流,甚至对自己的人生突然有一种“活明白”的超脱感。

 

资深律师李志勇在谈到拍摄体会时说,“我从事法律工作20多年,很少正式拍照,都是随手用手机拍一下发朋友圈儿。正式拍照时一脸严肃,没办法,不是自己不会笑,而是养成了职业习惯。如今拍摄的过程中突然有一种生活很放松很美好的瞬间感觉,这是一种少有的独特体验,旅游拍照时匆匆忙忙,即便偶尔去照相馆拍照,也都是摆设的各种姿势,不够自然。而摄影师让我想象自己最幸福的时刻,我的表情一下子就喜悦起来。”

 

来自北京的资深媒体人贺红丽女士一行五人“组团”参加活动,整个几小时的拍摄、交流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她们在休息室聊天,从日常生活,到摄影美学,到心态与事业成功,听她们聊天仿佛听一场励志的沙龙商务社交,又像是MBA课堂上同学们之间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时而认真,时而大笑,好不快活。贺红利甚至突发奇想,要与组委会合作做视频采访和对话节目,谈一下在日常繁忙的创业历程中,职业白领如何静下心来从摄影和生活审美角度享受人生?这的确是个好创意。她们认为,这是参加本次艺术节活动的一个意外收获。

 

一位企业总经理拍照后仔细一看,吓一跳,手抓头皮问:“我有这么酷吗?”后期修图人员忍不住笑起来,“你一个大活人坐在这里,我们造假也没有机会啊?”有一位参与拍照的律师忍不住说,“这位先生的气质有点像香港影星任达华”,旁观者也随声附和,你别说,还真有点像。

 

年近八十的学者秦次森先生是《中国心态学》一书的作者,他为本次拍摄体验之前专门作了功课,拉着一个行李箱,里面装了好几套服装,还有十多条领带,看一下现场拍照时哪种配色最协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拍摄非常成功,面部岁月留下的细密浅显的皱纹使得画面非常有质感,目光有神,嘴角上扬,透出一种温文尔雅、智慧过人的高级知识分子气质。他在拍摄体验后认为,时代英杰经济文化院主办的摄影艺术节活动非常接地气,既有利于普及摄影美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审美经验与水平,还有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士的跨界交流,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气场,摄影艺术家把艺术审美渗透普通人到日常生活中,这是一种艺术与生活的实验,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希望今后这样的大众化审美活动多多举办‌。

 

 

来自首都媒体的高文玉先生看到社会各界人士如此积极参与人像摄影艺术节活动,感到有些惊讶,过去大家普遍认为,人像艺术摄影是小众人群喜欢的,没想到这次活动没有做媒体宣传,居然三天左右微信报名160多人,这说明普通人对肖像摄影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还体现出,目前我国大众审美水平已经普遍提高。

 

来自西安交大的范美琪和来自河北大学的范美琳是一对双胞胎亲姐妹,她们都是高校在读研究生。418日,无意间看到读书会微信群里的一条信息——北京即将举办肖像艺术节活动,马上与会务组取得联系。两人在前不久一次北京读书会上结识李笑天,报名后乘坐高铁分别从西安、石家庄赶到北京,就是为了体验一下中国顶级人物肖像摄影师的拍摄感受。拍完照片,两姐妹换好服装、整理行李箱正准备返程,在现场看到她们熟悉的负责人李笑天,喜不自禁地拉住他合影,李笑天露出不知所措的表情,领带都没有来得及整理,就被两位小美女“架住”,此时摄影师已经关闭专业相机,赶忙用手机记录下“李院长被美女绑架”的“新闻”镜头。临别,李笑天还特意征求她们的意见,是否同意主办方免费使用她们的照片做公益广告,她们欣然同意。事后她们在返程中还在微信里留言:“第一次参加肖像摄影节活动,说句实话,此类活动对我们爱美的女孩子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不仅仅是一次拍照体验,也是一堂与各界人士交流的实验课,受益匪浅,感谢艺术家和会务组人士的辛勤付出。”

 

据本次活动总策划李笑天透露,主办承办方将总结经验,优化艺术节内容,还有拍摄订单上应该注明“根据发了规定,公民肖像权受法律保护,您是否同意自己的肖像用于公开场所展出和网络媒体发表?”这样就可以获得人物肖像主人的授权,或者不同意授权使用,有利于更好地依法保护参与者肖像权。今后,该活动将被列入北京时代英杰经济文院的常规文化品牌项目,将与万贤汇人文沙龙一起举办系列摄影与文化艺术讲座,将邀请资深摄影师主讲摄影知识和技巧,同时还将邀请民间摄影爱好者参与全国性作品展评,还为拍摄主体编印彩色或者黑白个人影集、画册、传记、回忆录等。

 

根据活动组委会“参与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数据,85%以上的人表示比较满意,5%的人表示特别满意。还有的参与者提出了一些优化艺术节的建议,比如与社区文化站合作举办社区摄影艺术节等社群活动,与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演出机构等联合举办文艺界明星见面会、作者读者见面会、直播网红沙龙、文艺演出等系列社群文化活动。这样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参与,从而扩大艺术节的辐射面和影响力。通过常年举办此类系列活动,可以丰富艺术节的内容,增加客户粘性。部分参与者表示,愿意成为该平台会员,常年跟踪参与,希望在摄影和其他文艺领域有所交流,提升生活品位与生命质量。

‌‌

(艺术摄影:闫东 张良 化妆师: Mary 胡云玲 执行总监:张龙兴 供稿:李丹青  责编:蓝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