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
启迪国学文化大智慧铸就人类文明新辉煌——国学文化研究名家李洪访谈录首席记者 田建海 本网东盟讯(蓝乙人 蒙仕荣)【访谈人】首席记者田建海:全球融媒体联席会主席,华夏融媒国际文化中心主席,全国“千县汇典·万村修志【详细】
2025-01-01
2025-01-01
2025-01-01
2024-10-10
2024-10-10
武汉10月1日电 (通讯员:易泽元 周鑫磊,拍摄:邹涛 马碟)2023年是卡尔·马克思逝世140周年,进入21世纪,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恰逢华中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9月30日至10月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发展暨纪念马克思逝世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40余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的专家与会并就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副院长毛华兵分别主持本次研讨会。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广大华师校友表示诚挚的欢迎与感谢。他回顾了华中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以来的光辉历程,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前身政治系、政治教育系、法商学院成立74年以来涌现出的知名学者与取得的重大成绩。彭南生表示,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杰出专家学者,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分享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前沿观点,促进全球性交流合作,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1948年底在西柏坡批准成立中原大学,中原大学是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亲自创办的,中原大学是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达文件,委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陶军教授负责撰写《中原大学校史》。陶军任《中原大学校史》主编,宋才发是主笔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邓小平,1985年为中原大学的后继者之一“华中师范大学”题写校名,是宋才发肩负万名师生的嘱托赴京请邓小平题写校名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江泽民,1993年为华中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宋才发是90周年《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主笔人、副主编。因此,华中师范大学校友、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宋才发以“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关怀”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放战争时期批准成立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中原大学,为华中师范大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中原大学校史》的撰写与出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与关怀,推动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不断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也十分关心华中师范大学,推动华中师范大学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歌德讲席教授波特伦·谢弗德(Bertram )作主题为《西方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转形问题再探》报告。他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的话语,并从关于社会主义政党、德国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熊彼特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后现代哲学、凯恩斯主义等多个角度切入,具体分析了西方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随后,他指出转型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及资本积累、阶级斗争、价值形式等理论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作《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的主题发言,他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规律”的区别,并从“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规律”“本土化与时代化交叉融合规律”“分化发展与聚变发展有机结合规律”“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规律”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规律。最后,刘建军表示要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达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理想状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哲学系教授乔纳森 丹西(Jonathan Dancy)以道德哲学中的《如何理解容忍》为主题进行发言。他首先区分了对个人来说的容忍和对社会来说的容忍,同时他认为容忍和义务是一对孪生美德,必须同生共存,缺了任何一个都不属于美德。其次他解释了容忍可能会触发的一些对象层级和我们对容忍可以采取的一些态度。他区分了什么是必要的容忍和什么是冗余的容忍。同时教授认为冷漠并不是容忍和不容忍的合适区间。乔纳森 丹西教授指出“容忍仅关乎立场,而不是行动”,或者仅把把容忍与语言表达联系在一起是不够的,容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方面,人们如何去做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项久雨教授以“马克思的伟大,伟大的马克思”为主题,在新时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背景下,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的伟大”的具体表现,指出“马克思的伟大”体现在他的超越性、批判性以及否定性等方面。同时,项久雨教授强调当今社会,我们所思考的、所感兴趣的应该是“伟大的马克思”,并从三个维度深度剖析了“伟大的马克思”的具体表现其及对现实的指导性意义。项久雨教授总结:“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江海学刊》杂志社原社长韩濮庚首先对母校表达了深切的感恩,并对即将到来的120周年校庆表示了衷心的祝福。同时,韩濮庚教授以《中国原创性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为主题,指出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工具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学术研究应该冷静的反思,调整自身的研究定位和方向,进一步发挥我们学术研究和学术理论在激发思维创新方面的功能,从而为我们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谐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心灵关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和核心价值的界定上,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概念,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琪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的现代化道路》为主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现代化的四个要素,并指出了“传统人”和“现代人”的区别。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进程中,描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彰显过程,强调现代人更加追求多元个性发展。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曹清燕带来《民族性与人类性: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及其应对》专题汇报。她从矛盾从何而来、矛盾的具体表现和矛盾如何解决三方面来阐述。当下,于国内我们着力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国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世界历史正在深入发展,民族国家民族性和人类性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主要是从个体性存在(个体内部关系,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社会性存在(个人与社会关系,强调时代使命、家过责任与社会担当)和人类性存在(民族国家与人类世界的关系,强调人类情怀、世界胸怀)三方面突出,表现形式主要为人民的身份之惑、立场之难和行动之困。针对民族性和人类性的矛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守价值基点,强化政治认同,具有家国情怀但要拒绝狭隘的民族主义;把握价值支点,面向世界,具有人类关怀但要拒绝国家虚无主义。
广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君为大家带来《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四重逻辑》一文,他从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四重角度向大家做专题报告。首先,理论逻辑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绝不能丢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文化逻辑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等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践逻辑方面,认识产生于实践,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创新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做到坚持人民主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六个坚持;历史逻辑方面,赵君梳理了相关背景,指出我们要大力发展主观能动性、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规律,在尊重历史规律中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张雪梅教授带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组织领导作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发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走到今天,取得百年成就,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要研究“党的领导”,首先就要了解什么叫“被领导”,人民群众就是被领导,党的群众路线的背面就是党的组织领导,而这其中的组织领导力,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实现的最重要支撑。张雪梅紧接着组织领导力是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支撑,先进政党组织的建构,党的策略原则变化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怎样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联合的机制、联合的办法四个方面的内容充分研讨发言。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军教授作《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径路》专题报告。以往的研究关注这两个论断的内在联系,关注其思想内涵的统一性,而杨军从政治分析方面(对资产阶级的分析、对无产阶级的分析、对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分析),经济分析方面(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仍然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具有特别的功能、资产阶级仍在完善自己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对自身学说的科学反思(利用新材料开展研究修改一些结论、反思革命进程中理论分析的滞后性从而开展预见性研究、强调慎重地制定革命策略)三个主题来陈述发言,鲜明呈现出马克思恩格斯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运动的事实和其思想结论,开展相关批判。
德国海德堡大学马克思·韦伯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姜宏作《马克思与德国历史学派:一个思想史视角》的专题发言。姜宏首先梳理了马克思的思想渊源,包括德国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英国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之后从德国历史学派学术传统、马克思对德国历史学派的批判和被动影响、德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接受史三方面内容来陈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与大家一同讨论“如何用社会革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话题。社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重大变革,目标就是要最大多数人获得解放,方向是这个社会中最大多数人意愿的方向,而这个方向的实现就要通过最彻底的变革,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一系列变革,这些都是我们在新时代需要深入思考的。王智提出我们要进行两个比较,一是纵向比较。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各种派别所做的努力是失败的,其原因是领导的立场不是真正的革命,即不是体现最广泛人民的革命;二是横向比较,即和其他国别比较,在研究中要深刻把握中国和其他国别的联系和差异,再来理解我国体现站在人类前列探索中的现代化道路。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传兵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与实践路径》为题作报告,从提出与内涵、世界意义、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表明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意义。李传兵概括性地介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内涵,并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利于维护全球政治稳定、探索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新机制、构建合作共赢经济发展格局、繁荣人类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基本遵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副院长刘伟杰以《现代性困境中生命异化的现实表征及扬弃路径》为题作汇报。刘伟杰讲到,当前现代性理性的发展与资本逻辑的长驱直入下,生命呈现异化状态,所以展开对其的现实性批判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她介绍了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裁制下生命异化的表征:“生命异化已成为现代世界的普遍现象,生命异化两大版图即生命的资本化与生命的形而上学化。”具体表现为价值信仰的淹没,生命失去本真性等。最后,她强调扬弃生命异化要以解放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培养人生命共同体意识,让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湖北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霞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忠诚”,即忠诚于无产革命政党、忠诚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忠诚于劳动群众和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她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忠诚观,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崇高的境界,四个忠诚四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紧接着,徐霞教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理论特征,即先进性与阶级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批判性)的统一。最后,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坚持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关系,能够为党的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作用等。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丰清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幽默风趣的风格论述对外传播的自我革命,就是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展示,并解释到:可信,就要真实不浮夸;可亲,就要团结和平;可敬,就要有成就有骨气。他强调,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形象,做到“有料有招”,坚持区域化年轻化方向。
信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国战与大家论述了关于文风的问题。文风是思想作风,党风的外在反映,是中国共产党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的表现之一。唐国战院长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风的论述进行了梳理,解释了把哲学作为无产阶级精神武器与文风的联系,即文风是思想作风的内在表现,也是党风的外在表现。他总结出,列宁所强调“写作在革命事业中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人民不能咬文嚼字,要讲的通俗易懂”“要深入基层”等等。同时指出强调文风建设的价值在于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文风理论思想基础,构建了无产阶级政党文风理论实践体系,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文风建设发展的科学指南。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明飞以《数字帝国主义时代文化传播风险研判及应对》为题,从帝国主义和数字时代“共谋”的数字帝国主义及其文化特征,数字帝国主义对全球传播和文化影响的路径透视,数字帝国主义时代中华文化传播的引领作用与创新应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要进行数字帝国主义批判,挖掘中华文化的国际引领力,同时要筑牢安全保障,提升数字意识形态安全,牢固国家文化主权的防火墙。